西游记第二回感悟50字-孙悟空第二回读后感

今天分享一下自己读《西游记》第二回后的感受。第二回标题为“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写了悟空派拜师后学艺、艺成后被逐出师门、重回花果山、在“水脏洞”大战混世魔王夺回“水帘洞”几个事情。

西游记第二回感悟50字-孙悟空第二回读后感-第1张

要用正确的方式让别人晓得自己,抓住时机是关键!

悟空拜师后,不急于求成,哭着、闹着求师傅传授道业,而是能够每天做拾柴煮饭、打扫卫生、整理杂物的平庸之事,如此七年而不恼怒,这是他能够最终得到师傅的认可、传授术道的基础。师傅收徒传道还是得查看徒弟的秉性和悟性,老师傅收悟空后通过七年时间,让悟空知规矩、晓礼节,而后观其秉性满足授道条件后才定下决心传授起道术的。在悟空拜师后学艺中,我看见了悟空的“不瞋痴怨恨”一面。但是其也不是一味地等待别人主动给予,也会抓住时机,引起老师傅的注意。在老师傅开坛讲道过程中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告知老师傅,你还有一个徒弟在此已经七年了。而在师傅让其选择修道法门之时,其说是让师傅随便给予,却有自己坚定的目标,不随便了是。这也是值得自己借鉴和学习的,做事一定要有目标,要有自己的主见。

西游记第二回感悟50字-孙悟空第二回读后感-第2张

自己需要什么一定要有个明确的答案,不能谁便了之!

悟空悟性确实高、智商也高。首先能够明白师傅“盘中暗语”,在知晓暗语后,做到事成之前不漏于他人,也不似杨修一样准确揣测曹操心事后立即道出来让别人不爽。如果提前将自己的想法或者答案告知别人,往往是事情没有做成,还会惹得一身的麻烦。如果悟空将师傅的“盘中暗语”提前告知他人,或者就在师傅敲他的时候就说出来,师傅还会承认这是“盘中暗语”吗?当然对于某些事情,有些时候还是要积极去争取一下。老师傅说悟空始终是猴子,与人不同。但是悟空却能说我不像人一样有腮帮,我却有嗉囊,终于让师傅传授他地煞七十二变。

西游记第二回感悟50字-孙悟空第二回读后感-第3张

有时候对于某些事情还是要积极争取,也许争取一下就有了。

不过从后面悟空与混世魔王叫嚣、愤骂语言可以看出,悟空始终是猴子,不是圣人,虽然得师傅传承修玄、修身十几年,道玄之术得,而德性之本未增。在得到师傅传承后张扬自己道术于师兄弟面前给了师傅逐自己出师门的把柄。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悟空因为被逐出师门,才有了后来之“齐天大圣”,这何尝不是老师傅故意为之,以成全悟空呢?!

西游记第二回感悟50字-孙悟空第二回读后感-第4张

为人得有德性,修玄的同时还得修身也,师傅的话导出了世间人性啊!

从悟空拜师后学艺、艺成后被逐出师门,我看见了做人还是得学会等待、学会抓住时机、善于表现、勤奋不懈、切勿张扬,这是让你能够快速获得利益和好处的基础。当然,还要晓得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术、流、动、静”之门虽好,却是求人之术,不能运用随心、使人长生,而长生妙道和地煞七十二变却能随心所欲,切实为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