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背景音乐听到了什么-三国杀音乐背景音乐
第一章:陈胜其人
二十四史史记卷第四十八章陈涉世家第十八,记载的是关于陈胜吴广这二位传奇草根之王的传奇故事,而短短的一小篇,居然出现了三句经典名句,均是陈涉所言,这种文采让人叹为观止,可真是这样吗?先初步了解一下陈胜的出生背景、起义称王和兵败身亡之时的场景时间记载。
陈胜的出生背景,史记的原文如下: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意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有个叫陈胜的人,是从小在阳城长大的,取字为涉,还有一个叫吴广的,是从小在阳夏长大的,取了个字叫叔。
吴广的这个字”叔“和我们现在叫的那个叔不一样,要是现在有人取这个当字或名字,不要说当叔了,估计要被同龄人打成孙子。
陈胜起义称王的场景时间记载,史记的原文如下: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及立为王,号为“张楚”。
意思正常翻译过来是这样的:(陈涉起义占领陈县之后)过了几日,陈胜下令把掌管教化的三老和地方豪杰都召来开会,到会的三老和豪杰们都说:您身披铠甲,手执利器,讨伐无道昏君,诛灭暴虐的秦王朝,重新建立了楚国政权,论功劳来说应该称王。陈胜于是就自立为王,国号为“张楚”。
意思不正常翻译过来是这样的:(陈涉起义占领陈县之后)休息了几天,陈胜一想,现在地盘有了,底下小弟们眼巴巴的望着,前面的饼画出来了,现在总得兑现吧,于是就找了三个地方上有名望的老头和当地的一些混混头子都叫了过来开会。这些人一到场,好家伙,要干嘛?陈胜的旗子被刮得呼呼响,一边陈胜的小弟们刀都拔出来了一半,都是人精,于是就纷纷开始发言保命:大王啊,您看您,威武雄壮,大家对您的敬仰犹如长江黄河之水,连绵不绝 ,一发不可收拾啊,您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大王啊!陈胜一看都挺懂事的:得嘞,既然你们都这么懂事,那我就就称王了哈,反对无效!
陈胜兵败身亡的场景时间记载。史记的原文如下: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之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
意思正常翻译过来是这样的:(陈胜亲自领兵战败后)十二月,陈王退到汝阴,后来回到下城父的时候,他的车夫庄贾将陈胜杀了,向秦军投降。陈胜后来被安葬在砀县,谥号隐王。
意思不正常翻译过来是这样的:(陈胜亲自领兵战败后)十二月,陈胜兵败退到了汝阴,心里闷的慌,于是叫上车夫贾庄去下城父转转,车夫一看,我靠,没前途了,杀了吧,于是就杀了,一代传厅卒于车夫之手。
来自网络照片
第二章:三大经典名句
第一句:“苟富贵,勿相忘”
“苟富贵,勿相忘”这句话按史记所记载陈胜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呢,我们先看下史记原文: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庸者笑而答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意思正常翻译过来是这样的: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去给别人做帮工耕田,休息的时候给另一个帮工说:如果以后富贵了,不能忘了兄弟哈!同伴就回了他:你就是一个帮别人耕田的,哪来的富贵?陈涉叹息着回:唉,你这个人啊,燕子和麻雀哪里能够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意思不正常翻译过来是这样的:陈涉出生不咋地,像李云龙一样就一泥腿子,可是天生脑子好用不安份,连块地都没有,只能靠给别人耕田之类的短工为生。耕田累了休息的时候不知道脑袋哪根筋又搭错了弦,跟另一个短工说:兄弟,哪天发账了,不能忘了兄弟啊!他的同伴眯着眼睛看了他一眼,回道:你一个耕田的,还想发账?做梦吧!这一下就把陈胜叫懵圈了,想了半天:你他妈的根本就不知道我在说什么,那叫梦想,懂不?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话按史记所记载是在陈胜同一时间段说的,上面原文和翻译都已经有了,这里就不再水字了。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意思正常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吴广向来爱护别人,卒中很多人愿为他效命。县尉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多次说自己要逃跑,为的是激怒县尉,惹他当众侮辱自己,从而可以激怒众人。县尉果然鞭打吴广,然后又拔出佩剑,吴广奋起,将剑夺过来杀死了县尉。陈胜帮助他一起杀死了其他两个县尉,随后召集戍卒们:“大家在这里遇上大雨,都已经耽误了期限,误期按规矩是要杀头的。就算不杀头,将来在戍边死去的也一定有十之六七。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名扬后世,王侯将相难道都是天生的吗?”
意思不正常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吴广是一个很讲江湖义气的人,底下小弟众多。(陈胜吴广已经在前面密谋起义了)有一天,看到领头的将领喝醉了,心里一想,机会来了,于是故意和领头的将领吵了起来并和陈胜一起把将领干掉了。然后陈胜就跟小弟们画饼:兄弟们,这么拼死拼活的还没个好前程有什么搞头,不如你们跟着我,一起创业打江山好不?打下来都是大家的。借用周星驰演《鹿鼎记》里面的一段对话来理解一下陈胜是怎么画饼的:
陈近南:“小宝,你是个聪明人,我可以用聪明的方法和你说话,外面的人就不行”。 韦小宝:“不解”。 陈近南:“小宝,你知道,现在聪明的人大多数已经在清廷里当官了,所以,如果我天地会要同清廷对抗,就只能用一些蠢人了。对于那些蠢人,绝对不可 以对他们说真话,只能用宗教的形式来催眠他们,使他们觉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所以反清复明只不过是一句口号,跟阿弥陀佛其实是一样的”。 韦小宝:噢。 陈近南:清朝一直欺压我汉人,抢走我们的银两和女人,所以我们要反清…… 韦小宝打断陈的话:“要反清就是因为他们抢了我们的钱和女人,是不是?复不复明不过是脱了裤子放屁,关人鸟事呀!行了,大家都是聪明人,了解!继续说”。 陈近南:“总之呀,如果能做成功的话,就有无数的银两跟女人,你愿不愿意去呀?” 韦小宝:“愿意!”
史记中一篇小小的文章 ,陈胜便说出了三句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这么看来陈胜可以说是堪比当代的大文豪,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并也不可,但真是这样吗?
第三章:三大经典名句最有可能的出处
我们先上网详细的查一下陈胜的权威记载: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人,末年农民大起义领袖之一。
根据这个记载首先可以确认的陈涉是出生和成长在一个小镇上,不是在城市里面,而且在记载中陈胜的出生时间都没有,也从侧面证实陈胜称王之前,都没有资料记录下陈胜的出生时间,也可推出陈胜不是出生在大户人家,要不陈胜称王后肯定会有人补记载。
然后再看一下史记的记载,当时的陈涉在做什么?在帮别人打短工耕田,妥妥的一个泥腿子,再结合陈胜所处的年代,自学成才的可能性也不具备,二者一结合,可以确定无疑陈胜是肯定说不出这种文采的言语的。那这些言语从何而来的呢?
一、史记的资料来源
史记关于秦末农民起义及楚汉争雄的历史资料出自何处?据目前权威的记载:秦末农民起义及楚汉争霸的作者,是汉朝的第一任史官。(司马谈是第二任史官,司马迁是第三任)《史记》中的《汉高祖本纪》、《陈涉世家》、《项羽本纪》等篇章的作者是汉朝的第一位史官。司马迁又对其内容做了补充和增益。
二、经典名言出处的结论
那关于陈广吴胜的这些史书记载的来源就很明确了,由汉朝的第一任史官编著,后来司马迁做了补充和增益。究竟是汉朝的第一任史官还是司马迁之手,还有一种可能也是存在的,就是陈胜起义后其身边谋士也不少,有没有可能是其谋士为胀其声势而润色出来,最后被史官收录整编出来的呢?
各位友友,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