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岩印记在哪兑换-岩之印记在哪兑换
藏传佛教徒们相信这么一种传言: 坐落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墨脱白玛岗,是隐藏在森林云雾中的神奇圣境。佛经上说:“佛之净土白玛岗,圣地之中最殊胜。”这里有许多座神山神洞,神洞里面有糌粑的山、牛奶的湖,满地皆是砖茶、沱茶、丝绸氆氇。只要谁找到藏在这里或那里的神秘钥匙,打开通向极乐世界的神门,他就可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宝,过着人间最美满、最幸福、最自由自在的日子。这种传说就像块巨大的磁石, 不但吸引了西藏各地虔诚的佛教徒,也吸引了青海、四川、甘肃等地的信徒香客。他们卖掉自己所有的家产,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沿着大路小路、雪山深谷,一步步地向着这片神圣土地前进。据考证,墨脱的土著是珞巴人,所有门巴人和藏族人,都是神秘乐土的寻求者,或者寻求者的后裔。
一片难以亲近的土地
这片土地是很难接近的,它被称为“人间绝域”。既有喜马拉雅山群峰阻隔,又有雅鲁藏布江纵横切割。但朝佛者为了寻找通向极乐世界的神门,寻找现实世界中得不到的幸福生活,极其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精神。他们爬过那些挂在冰峰山峦上的烟一般的细路,钻过满是毒蜂、早蚂蝗、草虱的原始森林和沼泽,攀援着哈达般飘摇在江上的溜索桥和藤网桥,终于到达这片森林密盛、树冠相叠、百花争艳、各种羽毛美丽的鸟儿飞鸣的亚热带峡谷。这对长年生活在寒冷高原的人来说,确实够新鲜、够神奇、够有刺激性了。
于是,他们又给远方故乡的亲朋邻里捎话:白玛岗的山是神山,水是药水,连鸟儿也会念各种经文。不用土石能盖房(竹楼),不用种地能吃粮(糌粑树),不养奶牛能吃油(油果),你们也来吧!他们还这样幻想着:如此神奇美丽、鲜花似锦的宝地,定会有通向极乐世界的神门,神门里一定有比外面更加美妙的世界。
在墨脱,最著名的神山有四座:它们是县治所在地东面的滚堆颇章、南面的恰贵崩、西边的布达泽崩和白玛协热。宗教徒们相信,这四座神山都有神门通向极乐世界,有的门还没有找到,有的曾一度打开,但由于某种原因,很快又关闭了。因此对于信教者来说,它们永远是一个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谜。
谁能找到金钥匙
滚堆颇章是一座崖壁陡峭、 造型奇特的雪峰。山间栖息著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诸如扭角羚牛、香獐、金鹿、雪鸡、犀鸟等等。附近有三座美丽的森林湖,它们是白玛朗措(莲花天湖)、嘎欧朗措(玉白天湖)和云秋措(圣水湖)。湖水极清,鱼很多,随手便能抓到。传说吃了湖中的鱼,死后将不下地狱。还说,墨脱珞巴人的老祖母,便是从滚堆颇章崖洞里出来的,她端着一竹简水,不小心洒了,变成这三个美丽清洁的湖。
每年藏历七至八月,是佛教信徒香客转山朝湖的季节,他们成群结伙从四面八方涌来,转动着形形色色的转经简,诵念着各式各样的经咒,顶礼膜拜山间每一块岩石, 爬上绝顶插竖七色经幡。他们渴望着眼前突然出现奇迹、关闭了千年万载的神门忽然打开,使他们此生此世真正踏进永恒的幸福乐土。许多朝拜者把自己的耳环、戒指、嘎乌(金银制成的盒子里面装佛像或者其他圣物)、项链、手镯等,扔进雪山掩映的云秋湖里,供奉湖神和龙女,请他(她)们指点神门的所在。
一位老喇嘛告诉我, 滚堆颇章是莲花生大师发现的圣地,后来由红教僧人岗布巴.仲堆林巴(宁玛派著名僧人)打开过,可惜很快又关闭了.山上有一块帐篷大的巨形白石,相传是莲花生大师留下的僧帽。大石头附近,藏着把金钥匙, 那是莲花生大师用过的,谁能得到这把钥匙,谁就能打开滚堆颇章的神门。可惜直至21世纪的今日,还没有谁有这样的福分。
巨型石鸟何时鸣叫
结邦拉山口以南,蓝色的仰桑河边,有一块很大的石头,石头的形状,很像神话传说中的大鹏金翅鸟,相信佛教的藏族人和门巴人,把它看成神鸟,看成守护世外仙境的圣灵。这块石头的名字叫“甲钦勒”,意为“大鹏金翅鸟圣地”。
每年夏秋之间,许多多信徒香客涌到这里,围绕着“甲钦勒”石头转经朝拜。有这么一种说法,使前来朝拜者如醉如痛。金翅鸟身下有扇神门,可以通到恰贵崩(鹰鸳山)腹腔里的极乐世界。这是所有神门中最难打开的- 扇,只有大家的诚心感动了神鸟,使它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叫, 神门才会自动启开。神门开后,里边还有一个大湖,无边无涯,波涛汹涌,必须要有一百位道行高深的活佛念经、一百个技艺超群的船夫划船、一百只马头船齐头并进,才能抵达幸福的彼岸。那里住着另-一个世界的人,也就是主宰未来世界的人。高大、漂亮、勇武、谦和,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这些年年围绕石头转圈和念经的人们,渴望着美丽的神话变成现实,渴望着今生今世能成为未来世界的幸福的公民。
居住在“甲钦勒”神石附近的珞巴人,却有着与此完全相反的幸福观和神灵观。他们认为这只石乌是魔鸟,假如让它叫出声来,这一带便会疟疾流行、灾荒遍野,甚至发生地震和雪崩。他们弄来很多木材,夜以继日的烧这块石头,甚至还用铁锤砸坏石鸟的鸟喙,使之不能鸣叫。有的珞巴汉子还演出很多恶作剧,例如在神鸟周围大小便,弄得臭气熏天,偷走朝拜者的酥油和粮食,使其无法生活,只好离开此地。
神门为何打开又关闭
布达泽崩神山,坐落在玛尼翁后面,离红教寺庙罗邦寺很近。相传18世纪进入墨脱开辟宗教圣地的岗布巴,曾经派遣他的儿子德清林巴来到布达泽崩。也不知道通过什么办法,德清林巴找到了一把神奇的钥匙,居然把这座神门打开了。里边珍珠玛瑙堆积如山,还有各种各样的经书宝卷、神像法器。德清林巴非常高兴,抱出一大堆经书。他妻子杰姆大声咒骂道:“笨蛋!你不拿珍珠玛瑙,搬出这堆破玩意干什么?”话还没有讲完,突然轰隆一声,神门关闭了。德清林巴跑得快,保了一条命,但他的僧袍一角,被夹在石门中间,据说现在还能看出一点痕迹。可见,即使神门打开了,心术不正还是不行。
神门虽然关闭,但神山总算被发现了,德清林巴在宗教界也声名大振,被尊称为吉色仁波齐(活佛)。布达泽崩的每一块岩石、每一处温泉,都留下他的印记,成了神岩神泉。顶礼神崖,可以长寿;喝些神泉水,死后可免地狱之苦。神门附近,有两处岩洞,上洞叫“上好运洞”,下洞叫“下好运洞”。洞内有小庙,并有莲花生大师和德清林巴的神像。围绕岩洞转经,据说功德无量。但转经的人,必须从两块并立着的石头中挤过去,挤过去一次,可以减掉身上的某些罪孽。但两块石头离得很近,一般身量的人已很艰难,假如是个胖子,确实更加受罪。
他们倒毙在神门外
还有处圣地 名叫白玛协热,意为莲花水晶山, 位于多雄拉雪山口以南。那是一大片被地震崩坍的乱石山, 四周千年荒寂,根本无人居住。
60多年前,上百名来自四川德格和西藏类乌齐地方的藏胞,在活佛达香珠古等僧人的带领下,千里迢迢翻山涉水到墨脱峡谷来寻找世外桃源、神秘乐土。他们来到东布村(现墨脱县治所在地),两位当地的活佛,很有把握地对他们说:“你们还呆在这里干什么?从这里过藤网桥,经霍拉村再往上走,翻过一座叫蓝天柱子的雪山,穿过两个雪狮对峙般的峡口,便到达了人间天堂白玛协热。去吧!都到那里去吧!那里有一扇神门,四月十五日要打开,神门里是极乐世界,有糌粑山、牛奶湖。吃的穿的样样有,大家何苦留恋这苦难的人间呢?”
于是,这群虔诚的信徒扶老携幼,翻过高山,跑过急流,穿过到处是旱蚂蝗和毒蛇、毒蜂、草虱的密林,步行七天,总算看到了巨大而高隆起的白玛协热岩石山.两个活佛在山前念了很多经咒,摇响了所有的法器,扔了不少“切玛”(供果)和麦粒。所有德人跟着顶礼膜拜,手脚磨出了茧,额头磕出了血。但是,石头还是石头,一点不为他们的虔诚所感动,二位当地活佛无可奈何,带着侍从穿越原始森林溜掉了。剩下上百名来自远方的朝佛者,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山谷里受煎熬。既不熟悉道路,又不了解情况,他们糌粑吃完了、茶叶喝光了,饿得实在无法忍受。只好上山砍【糌粑秋】(青棕树)充饥,糌粑树只有浸泡发酵,才能勉强充饥。填饱肚子,康巴人根本不懂这些吃法,结果造成大批人食物中毒,暴死荒谷。糌粑树不敢吃了,又饿死一批,病死一批。死里逃生者寥寥无几。
西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南,有一片原始森林覆盖的峡谷,称为墨脱,意为花的世界,相传公元8世纪之时,佛教大师莲花生有过预示:当世界末日来临,墨脱诸山将向众生开放,以逃避种种劫难,因此这里又称【贝域白玛岗】意为(隐藏着的莲花圣地)。很多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解放前。许多遭受认为不幸和自然灾害的藏族佛教信徒,纷纷离开故土,到这里来寻觅幸福和安宁。
最后,他们毫无列外地都未能进入神的世界,或者带着失望和遗憾离开,或者成为这里永久的居民。